Hangbin

一点小想法

传说中的世界末日果然是古老的玛雅人 YY 的产物,如果只是小范围流传也罢了,不过托电影的福,世界末日传说红遍了全球。事实证明玛雅人真的老了,预言不准了,在侥幸之后开始戏谑,今天在新浪微博上面发言,然后发现了这个:

末日面前,人失控了。捐钱的,跳楼的,组织“全能神教”的应有尽有,全国人民看着不亦乐乎,大大地丰富了单调的生活,感谢玛雅人!

不仅如此,现在人人都多了个茶余饭后的谈资,有话没话地都会体贴地问一句:“世界末日了啊,你怎么看。”颇有央视“你幸福吗”的风格,有希望代替“今天天气不错”这类过时的开场白。就在玛雅人立法开启新纪元的日子里,我竟然忘了表达自己对末日的崇敬,硬是赖到了今天在确定了自己的人生安全之后才敢大张旗鼓地宣布:“世界末日就是狗屁!”

好吧,昨天不是末日,今天才是。世界末日是幌子,但四六级考试不是。在奋斗了两度春秋后,我终于可以淡定地在别人紧张地考试时写一写画一画——说好的日志也没怎么写了。难得今天是个好天气,对于已经阴了半个多月的成都来说,阳光显得太珍贵了,所以被人叫我去公园我都没答应,硬是趁着中午的太阳把我的被子和脏衣服洗了,想想晚上可以去吃羊肉汤,内心无比的喜悦。

人人都有自己的四六级,总是一山望着那山高,所以总有前进的目标。前几天寝室有人做了个心理年龄的测试,结果心理年龄三十多岁了。我不知道心理年龄这种东西是不是越大越好,只知道现在早已不像以前,希望快快长大。后来好奇心发作,自己也去测了一个,25 岁——很满足了。当时还看了别人的回复,吐槽的,说的是如果在“现在还有梦想吗”那一项选“否”,就可以加 3 岁。本来,这种事情认真就输了,一个游戏而已,不能当真。不过如果那个问题真的选了“否”,说明真的老了,老多少不知道,但肯定不止 3 岁。

算了算,这个学期一共看了七八本书,小说很少,大部分都是科普类的,所以看得也慢。那本《论中国》看了一个月,现在手头的《思考:快与慢》一个多月了还没看完。看得慢也有看得慢的好处,细节都可以慢慢体会,英文不是母语,读起来就是艰难,有的形容词不知道意思,也不能自己随便猜,猜错了就会相差千里。书中的内容很有意思,说的是人在思考的时候其实是分成两个部分的:系统 1 和系统 2。系统 1 负责直觉、认知,系统 2 负责理性、逻辑。举例来说,正在看此文的读者可以轻松地理解文字的含义,这就是系统 1 在起作用,不过如果现在问你“22×47”的结果,你就要停下来算一算,因为系统 2 开始工作了——系统 2 是慢速、谨慎的。这本书心理学的著作揭示的很多现象都让读者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也难怪它如此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