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英语
学英语的路一走就是十几年。
小学的时候,我被逼着学英语。那时候刚刚认识二十六个字母,会说几句 LiLei 和 Han Meimei 的经典语录就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上英语课从来都不认真听课,老师可能也理解我们的心情,也对我们马马虎虎的。印象深刻的是五六年级的时候要求背书,当时 64 开的课本用小四号字体印了整整一面的课文,我们好像也没有几个人可以完成任务,除了一个台湾来的同学,她用流利的口语和强大的记忆力吸引了我们的目光。那时候的英语课总是很好混,和同桌聊聊天,在书上随便画几笔一节课就过去了。说着说着,画着画着,小学就结束了。
后来,我去了初中。在初中班主任的帮助下,我才知道了什么是背单词。记忆深刻的是开学没几天的一天下午,方老师(班主任)到教室来,温柔地告诉我们第二天报听写,谁不过关就留下来继续报。当时我还纳闷,因为书上只有课文,没有什么单词。只见方老师随意地拿起一本课本,翻到最后的单词表,指给我们看第一单元的单词——整整两列,看上去比课文还恐怖。当天回家就开始背单词,背了好久,现在我还记得那个超级复杂的单词 dictionary,当时为了它,我反反复复来来回回不知记了多少遍。幸好,每次听写我都可以侥幸过关。过了段时间,英语成绩下降了,英语书中首次出现的完形填空和长篇大论的阅读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英语考试也变成了一种折磨。那个时候,一个大学生给我当家教,目的就是把我的英语带上路。自那以后的几个月,每个星期天的上午他都会来我家,先是带我熟读课文,再是对我练习中的错题做出讲解,最重要的是,他告诉我应该背英语笔记(我从那个时候才开始背固定搭配)。长期的努力得到了收获,初三一次晚自习上,我用比别人快十几分钟的速度交卷,然后得到了 94 分的成绩,那时满分还是 100 分,詹老师(英语老师)对我刮目相看。
高中似乎是我英语学习的瓶颈期。三年里,我的进步不大,书面表达的重要性逐渐显现,而这正是我的软肋,直到现在我都还不能再写作时灵活地用上我知道的高级句型。英语难度加大,我的英语水平虽说是水涨船高地慢慢提高,但也显得缓慢。完形填空作为"老大难"的问题反复困扰着我,而我不管怎么练习也没有显著的效果。新加入的完成句子这个题型加重了语法的分量,于是老师也带领我们热火朝天地拼命学语法。高考的英语成绩太不理想,让老师和我大失所望,但只有一次机会,我也只能一声叹息,并暗暗决定,到大学再也不用学英语了。
现在到大学了,那时候的决心早被遗忘,英语又陪我了四年。反反复复地考六级实在是对精神和身体的挑战,每次失败都是对信心的摧残,我靠着"考完六级就解放"的心态终于过了六级之后才发现,我的英语之路还远远没有结束。因为留学的关系,我又要坚持奋斗。大三开始看 GRE,结果一考回到解放前,直接让我放弃了美国梦想并重新转战到雅思。因为 GRE 的经历,让我严阵以待雅思考试,所以暑假辛辛苦苦地报班学了两个月,然后趁热打铁地考了第一场。本来想着速战速决,结果却差强人意,直接一点就是我又被打击了。没办法,只好总结经验教训再来一次。没想到的是这次竟然超常发挥,从贫困线下直奔小康,不得不感叹一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啊。
听说北京出台了新政策,现在北京学生可以提前考完英语。这是一件好事,英语总算不再是每个考生魂牵梦绕的梦魇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英语改革应该各阶段同步进行,不能只改高考却不改大学的四六级考试。不然,这新政策不是坑高中生吗,丢一年的英语,却再不能花一年回到以前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