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gbin

红日当头

很难想象,在改革开放几十年后,国家还没有放下对意识形态的执着。在疫情强行清零的当下,在三年封城闹得人怨沸腾,企业倒闭,楼市狂泻的时候,我们没有反思是否真的做错了什么,没有反思我们能为现状做什么改变,反而把仅剩的言论空间越缩越窄,越来越闭目塞听。

很难想象,这是 2022 年的中国。

也许,民意和上意确实会针锋相对吧。抗战后期,民国加入了英美联盟,但也必须参与盟军的统一行动。精锐的嫡系部队被派往了缅甸。可以想见,当时的蒋介石也作出了一个“苦涩的选择”:一边是盟军统一战线的要求,一边是国内火急的战事。派往缅甸的五十五师呢,想必也在出发缅甸前,或者在危险的雨林间,痛骂了他们的领导人无数遍吧。民意(军心)和上意冲突时,是显得如此脆弱和不堪一击。

今年,我们付出了太多清零的代价。孩子因为没有 24 小时核酸,不能得到及时治疗而死;老人因为封在家里没有食物,不得不跳楼而亡。普通的个体在国家强权面前,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只得服从,只能赞扬。甚至赞扬得不够卖力,也会遭千夫所指。

真是悲哀。

如今,我们失去了独立媒体,调查记者,读到的报纸是通稿,看到的新闻自央媒。但国家仍不满足,想把意识形态抓得更紧一点,让红太阳下没有一丝阴霾。个体或私企,对公关可能要费一番功夫,但国家的强权,却能不费吹灰之力。新的技术理应造福人类,但掌握技术的强权,能审查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技术中立,但人不是。